
品牌命名是創立品牌的第一步。一個好的名字,是一個企業、一種產品擁有的一筆永久性的精神財富。一個好的名字是對產品品牌的無形推廣。一個企業,只要其名稱、商標一經登記注冊,就擁有了對該名稱的獨家使用權。那么你知道跨境電商品牌都有哪些命名策略嗎?
品牌命名,首先需要遵循三大原則:
合法。合法是指能夠在法律上得到保護,這是品牌命名的首要前提,再好的名字,如果不能注冊,得不到法律保護,就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品牌。因此,想出來的品牌名需要在注冊當地商標局或知識產權局確定你的名字是否可以合法使用。
尊重當地文化傳統。由于世界各國、各地區消費者,其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存在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品牌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命名時需要考慮所在地區,避免使用在當地文化中忌諱或者含貶義的詞語和表達方式。
可以給人以正面聯想。具有正面意義的品牌名稱容易被消費者記住,好的品牌名甚至能直接成為同類產品的代名詞,例如商務通的命名,使得它幾乎成為掌上電腦的代名詞,消費者去購買掌上電腦時,大多數人會直接指名購買商務通,甚至以為商務通即掌上電腦,掌上電腦即商務通。
常用的品牌命名策略有兩種:
以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利益命名。可以用產品的某一功能效果作為品牌的命名依據,如奔馳(汽車)、飄柔(洗發水)、捷豹(汽車)、美加凈(香皂)、舒膚佳(香皂)、汰漬(洗衣粉)等;也可以將產品帶給消費者的精神感受作為品牌命名的依據,如家樂氏(食品)、七喜(飲料)、萬事達(信用卡)等。
以品牌的發源命名。將創始人的姓氏、人名作為品牌名的作法在國外非常盛行,例如福特(Ford)、飛利浦(Philips)。也有使用品牌發源地命名的先例,如蘭蔻(LANCOME)。但各國目前對于以地名作為品牌名的做法,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以縣級以上行政區的地名或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具有其它含義的除外。
通常來說,品牌命名可以拆解為以下過程:
1. 前期調查。在取名之前,應該先對目前的市場情況、未來國內市場及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企業的戰略思路、產品的構成成份與功效以及人們使用后的感覺、競爭者的命名等等情況進行摸底。可以以消費者的身份去使用產品,獲得切身感受,這有助于靈感的降臨。
2. 頭腦風暴。做好調查后,可以所有人一起頭腦風暴,碰撞思維的火花。任何怪異的名稱都應該被記下來,也許無法直接得到滿意的結果,但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到一些關鍵的詞根,這些詞根是命名的大致方向。
3. 發散聯想。由一個字聯想到100個詞語,由一個詞語,發展出無數個新的詞語。盡可能地發散思維,聯想到的名稱越多越好。
4. 法律審查。對所有名稱進行法律審查,去掉不合法的名稱。
5. 目標人群測試。將篩選出的名稱,對目標人群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選擇出比較受歡迎的2-5個名稱,再從最后的幾個名稱中決定最后的命名。
許多歷史悠久的知名企業的品牌命名極具借鑒意義。SONY創業之初有一個不太吸引人的名稱“東京通信工業”,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與井深大決定將公司名字改成四五個英文字母拼成的簡短有力的名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們覺得拉丁語sonus(表示聲音之意)與公司產品性質相符合,又受到盛田先生最喜歡的歌“陽光男孩”(Sunny Boy)影響,改成Sonny,其中也有可愛之意。但是日文發音的Sonny意思是“賠錢”,為了適應日本文化,把第二個“n”去掉,于是有了今天的SONY。亞馬遜最初的名字是“Cadabra”,但創始人Jeff Bezos覺得這個名字和“cadaver(尸體)”很相似,決定換掉。Jeff 想讓名字的第一個字母是“A”,這樣可以排在通訊錄之類排序的最前面。他還聯想到了世界最長的河流——亞馬遜河,神秘,又別具吸引力,Jeff希望他的公司也可以這樣,于是給公司起名“亞馬遜”。
中國跨境電商品牌的龍頭SheIn品牌名實際上是由中文名希音音譯而來,音譯的同時暗藏寓意。“in”在英語中常用于穿著的衣服之前,與品牌的產品很貼合。另外,“shein”與猶太語中的“sheyn(好的,美麗的)”很相似,給人以SheIn的服飾很好看的聯想。
(來源:出海參謀圈)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出海參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