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年來,隨著國內直播電商模式蓬勃發展并日益常態化,東南亞直播帶貨的風口同樣應時而生。除了Shopee和Lazada早已布局應用內直播功能,短視頻平臺TikTok也在東南亞四國上線TikTok Shop業務,進一步加速東南亞直播帶貨的發展。
2021年,中國的直播電商 GMV達到 3140億美元,是東南亞電商 GMV 總額的兩倍。作為直播電商出海青睞的“第一站”,東南亞能否復刻中國直播帶貨的成功經驗?中國品牌出海東南亞的下一個風口會是直播電商嗎?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為什么要先在東南亞布局直播電商,有何優勢?
一、社媒平臺發達,電商前景可觀
東南亞不僅人口基數大,同時它的社交網絡普及率位居全球第一。根據2020谷歌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東南亞互聯網新增用戶高達4000萬,總用戶已突破4億人次,目前有70%的用戶從線下轉到了線上。東南亞的社交媒體平臺,如Facebook、Instagram和TikTok,擁有大量用戶流量且用戶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停留觀看,這些平臺擁有通過廣告或者電子商務獲利的先天條件。
(圖片來源:鯨騎東南亞海外倉)
直播帶貨的模式極度迎合了該地區崇尚娛樂化、休閑化線上活動的風格。直播的互動性強,針對人群多,同時還有一定的社交性,十分符合東南亞喜愛社交的特點。在東南亞,有超69%受訪者保持著每天5次以上的上網頻率。尤其是在疫情隔離期間,視頻和直播等流媒體線上娛樂形式正在快速填補隔離帶來的社交空白。這些數字的背后,都代表了東南亞電商前景擁有可觀的增長空間。
二、東南亞電商平臺積極推動直播業務
在東南亞,直播電商的最強大平臺是Facebook。然而,與TikTok和電商平臺不同的是,Facebook并沒有表現出發展閉環直播商務的意圖。東南亞的供應方、需求方、MCN和平臺方都在積極嘗試促進和發展直播電商。Facebook只做流量分配,這導致了一系列賦能者的出現。
目前各大互聯網公司都瞄準了東南亞市場這塊香餑餑,相互競爭這一波直播紅利。除了Shopee 、lazada這樣的傳統電商平臺競爭激烈之外,TikTok、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和內容平臺也陸續涌入,紛紛布局直播帶貨渠道。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雖說東南亞的直播風越刮越猛,但東南亞的直播市場還處于早期階段,與直播帶貨相關的整體生態鏈路建設略顯遲緩,市場缺乏專業的賣貨主播和成熟的直播業態,也讓直播的轉化變得更加困難。因此,盡管東南亞直播電商產業的規模已初步形成,但對一部分賣家來說,要通過直播帶貨實現品牌出海仍不簡單。
針對東南亞賣家初期直播帶貨痛點,鯨騎面向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搭建本土直播基地,為品牌商解決直播到貨、店鋪推廣漲粉、海外直播等各環節難題,助力中國企業貨通東南亞。如果您有意向在東南亞市場開拓直播電商業務,歡迎掃碼與鯨騎聯系。
(編輯:江同)
(來源:東南亞出海)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