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多數俄羅斯人的實際收入正逐年下降,而物價卻在持續上漲。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俄羅斯人紛紛轉向速賣通購買心儀產品。
速賣通上產品多樣,而且多數產品售價僅為俄羅斯商店標價的1/2,甚至是1/3,尤其是各種電子產品配件。
據統計,俄羅斯人每年至少要花100億盧布在速賣通上購物,而這還只是最保守估計。這意味著俄羅斯商店至少少賺了100億盧布,為了“奪回”這筆收入,俄羅斯電商企業協會(Association of Internet Trade Companies,縮寫為AKIT),正試圖通過各種手段降低中國進口產品的競爭力。
AKIT的手段之一是促使俄羅斯政府采取一系列關稅行動,來提高速賣通產品的價格,降低其競爭力。
在眾多俄羅斯企業的推動下,俄羅斯財政部計劃由2018年5月15日起,向跨境網購征收關稅,任何人如在任何一個月時間內收取總值超過1000歐元或重量超過31公斤貨物,便須支付進口關稅。此外,到2019年1月1日,俄羅斯的免征稅門檻將調低至500歐元,到2020年1月1日再調低至200歐元。
而且最近Pandao和Joom這兩家電商商店正在積極造勢,其宣傳廣告遍及整個互聯網。
Pandao和Joom提供的產品與速賣通完全相同,但價格明顯過高。而且,產品類別也比速賣通少的多。在這種完全不占優勢的情況下,Pandao和Joom為什么會愿意在廣告上投入這么大的一筆資金?
種種跡象表明,AKIT似乎已經確信,速賣通在俄羅斯將受到各種限制,例如速賣通將被要求為平臺的數百萬包裹征收稅費,但由于平臺不參與賣家的財務管理,這對速賣通來說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速賣通一旦“失勢”,俄羅斯消費者就極有可能轉向Pandao和Joom等電商平臺, AKIT各成員將從中獲得更多的利潤,而且他們還可以坐地起價,提高產品價格。
(編譯/雨果網 吳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