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是貿易戰的緣故,還是賣家對新市場本能的追捧。這兩年,東南亞市場異常火爆,包括Shopee、lazada等平臺,也在一次次大促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旺季將至,平臺大促加之東南亞各國節日扎堆,如何把握流量峰值,將其轉化為訂單?選對產品先贏一半。
東南亞六國下半年熱賣產品類目推薦
市場需求和熱賣產品是賣家選品的“晴雨表”,由于東南亞地區國家眾多,且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多元化,所以各國熱銷產品也呈現出不一樣的趨勢:
新加坡市場:旅行類、時尚品類(首飾、高級珠寶等)、家居(收納、裝飾等)、母嬰用品(喂養、護理)、美妝產品。
菲律賓市場:時尚品類(女性首飾、眼鏡、手表等)、母嬰用品(嬰兒服裝、兒童服飾、益智玩具等)、美妝產品(眼妝、唇妝、化妝配件等)。
印度尼西亞市場:美妝品類、玩具(嬰兒、兒童)、家居產品(收納)。
泰國市場:3C電子、時尚品類、家居產品(裝飾、臥室、廚房用品)、母嬰用品(嬰兒、兒童服飾)等。
越南市場:時尚品類(女裝)、美妝(護膚、唇妝、保健品)、母嬰用品(兒童鞋服、嬰兒時尚、益智游戲)等。
馬來西亞市場:3C電子(筆記本電腦、移動設備等)、家居品類、母嬰用品、時尚品類(女裝、手表、配飾、奢侈品等)。
根據上述的信息,賣家可做好自己的選品判斷,并規劃產品布局,設置好常規款、引流款、活動款、利潤款等。
一些常規的操作還包括:賣家新產品盡量在7、8月份就要上架,并開始測款;同時賣家需做好備貨準備,一般提前準備好一個月的庫存,每個店鋪還需要根據加入購物車的產品數量,購物車轉化率進行備貨。
東南亞選品需要注意的禁忌
“旺季東南亞電商平臺做促銷引流的產品,其實和平時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所以,平常在平臺上好賣的產品旺季依然會熱銷,但賣家要需要注意的時,選品時要因地制宜,應該更多地站在本地化的視角上,結合當地的市場需求、文化風俗、政策環境、用戶搜索習慣做綜合考量。”雨課講師林宗儒介紹道。
比如東南亞很多國家,當地人過節時,不僅會給自己和家人買東西,還會與親朋好友互贈禮物,所以下半年男性的服裝、鞋包、手表品類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中國臺灣的需求可能更加旺盛;
又比如在中國臺灣,每逢節日,當地盛行烤肉聚會。從這些角度考慮,那么烤肉架、露營帳篷、以及其他適合家庭聚會的游戲玩具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新加坡和菲律賓有過圣誕節的習慣,而東南亞其他不過黑五及圣誕節的國家,諸如此類。
賣家可以在選品時,可以參考Shopee、Lazada或者其他東南亞國家本土的電商平臺的熱銷產品,其熱銷榜單基本上就反映了當地的一個購買趨勢。
除此之外,因為東南亞國家因為政治、宗教候等原因,賣家在選品時一定要考慮到一些禁忌:
例如,印尼全國約有87%的人信仰伊斯蘭教,因此,當地女性是不可以穿無袖服、超短褲等比較外露的服飾;
此外,賣家應盡量避免銷售涉及政治問題的產品,比如,帶有國旗元素的鞋服,有關黨派性質的產品。
(文/雨果網 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