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亞馬遜一封催促賣家提交“德國稅務證書副本”的郵件讓中國賣家不得不再次重視稅務合規的問題。自2017年英國VAT點燃了這場合規風暴的導火索,每隔一段時間,海外總會有新的政策“強壓”至平臺或賣家頭上。
回顧以往,不同的時段里,平臺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變化。當平臺成征稅責任方之后,現有VAT服務市場又將發生什么樣的改變?
第一階段:禁止對電商征稅
1992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奎爾公司投訴北達科他州案裁決規定,投訴內容為州政府不能要求本州沒有實體零售店的網上零售商向消費者征收銷售稅。
第二階段:打破禁稅令,平臺遭受譴責
2016年,南達科他州立法者通過了一項法案,規定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元或交易超過200筆的電商企業,需要替州政府向消費者收取并轉交銷售稅(4.5%)。
2017年9月13日,英國議會公共賬目委員會(PAC)就電商平臺VAT欺詐問題舉行了聽證會,會議譴責亞馬遜和eBay對平臺賣家的偷稅漏稅問題視而不見。據PAC指出,2015-2016年度,電商VAT欺詐導致英國政府損失了10億至15億英鎊的稅收。
2017年圣誕節后,德國稅局開始大面積封查沒有稅號的賣家,通知電商平臺進行店鋪封鎖和款項凍結。
第三階段:強制征稅,平臺督促賣家繳稅
2018年6月21日,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了一個歷史性的裁決,裁定各州可強制所有電商賣家向消費者征收銷售稅,即使賣家在該州沒有實體存在。同月,亞馬遜要求賣家必須在8月31日前,上傳歐洲五國甚至七個國家的稅號,否則將可能被移除銷售權。
第四階段:沒有VAT賬號賣家,遭全面“封殺”
從2017年下半年,德國VAT問題爆發后,陸續有賣家被封店。如2018年4月中旬德國站近千個亞馬遜德國店鋪因未提交VAT稅號被關閉,甚至有賣家賬戶中的數十萬歐元資金及庫存也一并被凍結。2019年10月21日,英國稅局嚴查VAT,已向亞馬遜、eBay發出8800封催款信,追繳5.85億英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法國提議,從2020年起,讓電商平臺負責對非歐盟第三方賣家的銷售代收代繳增值稅,該提議包括增值稅分割付款要求,將迫使電商平臺為非歐盟第三方賣家的支付提供便利,將應付的增值稅分開,直接匯給法國稅務當局。屆時,促進非歐盟賣家交易的電商平臺將變成“被認定的供應商”,負責相關稅務,其他歐盟國家預計將于2021年1月起實施。
業內人士分析道,在稅務局嚴格要求賣家繳交VAT稅收時,大量的稅務代理商拔地而起,服務質量參次不齊,此時賣家的需求也僅停留在注冊層面,對后續風險把控并不重視。當稅務合規的要求更加嚴格,2021年的歐盟增值稅改革生效后,平臺可能會衍生出稅務服務,傳統的稅務代理行業或將面臨消亡的風險。TAXEURO德國一歐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區負責人梁文表示,隨著歐洲各國對電商稅收征收手段的加強,對稅務代理行業的知識和技術要求會越來越高,倒逼行業升級。
倘若稅務代理行業將面臨消亡,此時平臺作為“被認定的供應商”是否會成為賣家的新選擇呢?上述人士表示,如果平臺跟服務商的收費標準一致,可能會選擇平臺。因為流量對賣家來說是根本,把錢給平臺,賣家自然能多些流量扶持,再加上平臺原始積累的能力扶持,最終是形成一種閉環路線。但值得注意的是,平臺雖然可能擠壓現有服務商市場份額,但卻不能完全蠶食。以亞馬遜VAT服務以及近期推出的收款服務為例,雖然有著平臺的背書,但是否能滿足現有賣家的實際業務需求還不得而知。“亞馬遜全球收款雖然做到0.4%的費率,但像World First、Payoneer和連連支付等已經占據中國半壁江山,不僅在費率上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包括資金安全和提現速度上都有一定保障,因此平臺推配套服務只能說是‘還需等待一只靴子落地’。”
換作是你,在平臺和服務商之間又會作何選擇,今后,這兩者之間是否又會強強聯合?如果你也關心自己2020年的歐洲電商業務,想了解更多歐洲稅務的最新動態,【點擊報名】1月11日,2020年跨境電商全球趨勢發布暨跨境電商雨果獎頒獎盛典將在廈門隆重舉行。屆時電商平臺、賣家、服務商等跨境電商行業的見證者,都將蒞臨出現,與參會者一起暢聊過去“這十年”稅務現狀,謀定未來“那十年”稅務趨勢發展,助力更多賣家在保有利潤需求的情況下實現稅務合規。
(文/雨果網 吳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