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商產品開發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公模、私模、專利。
1.專利:開發專利類產品,需要對供應商工廠非常了解,起初可以尋找自己開發專利產品的工廠合作,代銷專利產品。能做申請專利產品的工廠,實力基本都不錯的。因此,更需要對供應這塊非常了解透徹,這個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
專利的另一層意思,是自己開發產品申請專利,這也是最高難度的開發產品的模式了。
2.公模:公模是可以在市場上比較容易找到供應商工廠的產品,所有人都可以開模。能成為公模的產品,都是經過市場驗證過的好產品。很多時候,可以在Amazon上或者1688上或者京東淘寶天貓上,看到很多產品除了logo不一樣,其他基本沒有太大區別。
3.私模:私模在市場上只有一家供應商工廠,這類產品相對比較不好找,模具也不好復制,但只要能找到,基本供應商都會愿意代工生產,或進行原始設計制造。
這一類產品,大多還沒有經歷過市場考驗,因此風險與公模類產品相比會更高,但利潤也會更高,需要運營者對市場的把控十分精準,對供應的掌握駕輕就熟,以及對產品進行充分的調研測試和工廠檢驗,再決定是否要做這款私模。
私模的另一層意思,是自己公司開私模產品,自己開發私模的要求會更高,需要對產品了解得十分通透。
如果是做精品的,肯定要精挑細選,選擇自己最擅長的產品,選擇在這個市場上競爭比較小的產品,市場潛力比較大的產品,這種模式產品開發是非常重要的。做精品的話,前端的選品和后端的運營我認為各占50%,并且運營一定要參與到選品當中。而鋪貨的賣家主要就是以運營為主了。
產品崗和運營崗這兩個人員一定要多溝通,多聯系,懂產品的一定要去和運營多溝通,問一下運營最近市場上什么產品好賣。
如果說你自己的團隊是做產品的,你通過發現市場上人們的某一個需求,去開發了一個產品,而這個產品,你又具有核心的競爭能力,這種情況下只有你能夠開發出這種產品,并且市場上有很大需求,我覺得在這樣的團隊里面,產品開發崗一定要站主導。
運營驅動型團隊,是有幾個做過跨境電商運營的人來組建起來的,團隊的和性能力就是運營,就是去市場上選擇比較好的產品,通過自己的運營能力把這個產品賣出去掙到錢,這種團隊的話就是以運營能力為驅動的,在這種團隊里面,一定要以運營為核心。
(來源:跨境小師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