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賣,是亞馬遜平臺一種特有的銷售形式。早先推出的原因是希望能夠與賣家相輔相成,利用“跟賣”為亞馬遜平臺吸引流量,也是為了促使賣家能夠建立自己的品牌。
“跟賣”這個詞,令很多賣家不寒而栗,尤其是當產品銷量好起來了的時候,跟賣就會隨之而來。
在亞馬遜官方允許的前提下,這種跟賣行為屢見不鮮,甚至有些賣家做了品牌備案,依舊難逃被跟賣的宿命。
亞馬遜跟賣就是在別人創建的產品頁面下銷售同樣的產品。
跟賣實質上是通過共享Listing, 跟賣者只需要填價格、SKU、庫存數量就可以利用該Listing受益。
跟賣一般會專門盯上那些沒有品牌備案的賣家。他們有一套規范的流程:先是找到沒有品牌備案的賣家,觀察賣家的銷售情況,假如賣得還不錯的話,他們就要下手了。
首先,他們會先讓賣家發貨,等到快要到貨的時候,給賣家來一個投訴三連——二手貨、假貨、虛假發貨。
迫使賣家下架產品,然后剝奪賣家的Listing的編輯權,最后跟賣就能直接接手賣家的Listing。
這一招是真的狠啊,讓人防不勝防。假如賣家沒有做好應急準備去應付該類跟賣,那就只能認栽了。
1. 創建Listing,注冊自己品牌
賣家需要擁有自己的品牌,一般是注冊美國商標,據說七天后即可在美國專利網上查到,接著就是在亞馬遜平臺上進行品牌備案。
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賣家對其進行跟賣,就可以在亞馬遜上發起投訴,情節嚴重的跟賣有可能會被封號。
2. 附加贈品
賣家可以在自己創建的Listing頁面上添加一個相關的小產品,價格不高但實用性強,或者相對特殊的產品。
有些跟賣如果自己沒辦法送出這樣的贈品,或許會知難而退,以此來減少被跟賣。
3. 不定期修改Listing
被跟賣一般是賣家Listing做得很好,才會吸引很多跟賣。這種情況下,需要賣家辛苦一些,經常性修改Listing以及贈品。
大多為了省時省力的跟賣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會打退堂鼓,相對而言這種方式也能防止被跟賣。
防跟賣四部曲
定制別出心裁的產品
開發獨一無二的貨源
擁有別具一格的包裝
注冊商標、品牌備案
其實,不少大賣早有準備,在做亞馬遜的同時,也在向外擴展做獨立站。一方面也減少平臺政策限制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能打造與宣傳自身品牌,實現低成本站外引流。
這款獨立站引流小幫手,能實現最快1分鐘建站、智能測款、快速運營,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系客服,即可獲取這款工具。
跟賣的套路總是層出不窮,最好還是要做好品牌備案以及獨立站運營。畢竟跟賣是不能永遠驅趕的,只要亞馬遜的這個政策存在,跟賣就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了解更多資訊,點擊此處進行咨詢!
(編輯:江同)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