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核心是“商”不是“電”
EW:網易在做考拉海購,這個行業競爭激烈,是怎么考慮的?
DL:網易是一家有工匠精神的企業。我們的產品有一個共性,不管是新聞客戶端、有道詞典、音樂、閱讀,我們都是精益求精。這些是信息服務產品。而考拉海購是一個電商產品,也要求精益求精。上面每個產品都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每個產品都經過認真審核以后去定價格。
淘寶、天貓電商平臺雖然很大,但對平臺上的產品并沒有定價權,定價權掌握在商家手里。對商品來說價格也是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產品、價格、服務和物流相互關聯。
去年中國政府開放跨境電商貿易,網易選擇考拉進入電商。我們有能力全球選貨,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你面前,而且是海外的批發價,讓大家不需要跑到境外去購物。
所以,考拉不是簡單粗暴地搭一個技術平臺,讓第三方廠商入駐,而是一針一線、一板一眼地做,去美國、南美、歐洲、日韓選產品,把我們認同的品質或者中國消費者會喜歡的產品帶到中國來。
EW:網易的優勢在什么地方,網易不是一個有電商經驗的公司。
DL:你覺得誰有電商經驗?
EW:阿里、京東。
DL:他們有“電”的基因,不一定有“商”的基因,電商的核心是“商”不是“電”。“商”的基因非常重要,幫助用戶找到適合的產品就是“商”的基因。
一個人的知識面是有局限性的。你可能知道紅茶,知道中國祁門紅茶、正山小種、云南滇紅、九曲紅梅,但其實世界上的紅茶很多,斯里蘭卡的、印度的、英國的,對于習慣喝紅茶的人來說,你怎么知道國外的紅茶不適合你?
如果有一天我告訴你,斯里蘭卡紅茶的口味其實更適合你,或者香型更適合你,這就是商人要做的事情了。今天我們講的一帶一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其實就是商道,現在整個政府都在提倡商道。
我們的優勢就在于對消費者需求的理解。我們的產品未必很多,但是一定會博得用戶的喜歡。
2003年我們就做過一個網上拍賣,其實跟淘寶是差不多同時做的,做了兩個月就關掉了,因為假貨太多,我們處理不了就投降了。
EW:以網易考拉海購為例,網易開發一個新產品、新業務的時候會考慮哪些因素?
DL:第一是用戶需求,第二是自己擅不擅長、有沒有人比我們做得更好。
EW:當你決定要做考拉海購的時候,你覺得跟其他電商的差異性是什么?
DL:差異性很大,產品的選型、價格、售后服務,你去看看考拉上的每一個產品,跟任何的電商平臺比,同樣的產品,價格會有差異。同樣的產品、價格,售后也可能有差異。
平臺戰略和工匠精神
EW:從網易歷史來看,你比較排斥平臺戰略?
DL:不排斥,但當平臺上都是散兵游勇沒法對品質進行控制的時候,只能自己做。優衣庫在中國都是自營店,LV、迪奧、愛馬仕、香奈兒都是自營店。品牌加盟店容易出現毛病,假貨、亂打價格戰和串貨,成本很難控制、品牌很難保證。
平臺得因地制宜。蘋果是一個平臺戰略,App Store。Windows更是一個大平臺戰略,Windows都被盜版了,Windows上的游戲也不用跟微軟分成,而蘋果上你發行一款游戲都要跟蘋果三七分成。我并不反對平臺戰略,但平臺戰略需要選擇合作伙伴成為平臺上的玩家,而不是開放式平臺戰略。目前我們還不具備像蘋果那樣的審核能力,等我們有更強審核能力的時候,可以做。
EW:你想跟蘋果似的,有一個自己控制的大平臺?
DL:對,目的是品質一致性。蘋果的要求特別嚴格,連一個小數點都不會放過。顏色、商標侵權,哪怕你用蘋果自己默認的圖標,它都不會讓你上。
EW:你對產品方面的策略和布局有大考量嗎?網易做了很多產品,貌似很難看到他們之間的協同性?
DL:這個挑戰比較大,我們正在把它們協同起來,但是畢竟每個產品都是獨立的,信息消費領域的產品眾口不一。一個喜歡新聞的人不一定喜歡音樂;喜歡音樂的人不一定喜歡看圖;喜歡游戲的人也不一定喜歡看新聞。男人和女人喜歡的東西又不一樣。
當然,騰訊之所以說有平臺,因為它做的是每個人必須要用的通訊。阿里做的是什么?每個人必須要用的購物,這是普世需求。通訊、購物是人基本的需求,看新聞、聽音樂可不一定。
EW:你對產品,有時候會一竿子捅到底嗎?
DL:這是工匠精神。我覺得很多中國企業家不具備工匠精神,如果不苛求自己的產品,這個世界會出現更多三聚氰胺事件、更多快餐店過期肉事件。包括今天的霧霾,也有我們對油品要求不夠極致、不夠前瞻性的原因,對吧?
如果有工匠精神,中國今天不是簡單粗暴的中國制造,而是質造,質量的“質”。你看,一說made in China,就代表價廉,質量一般。我們能不能價廉、質優?那就牛了。
EW:你講了很多工匠精神,有哪些產品是你比較欣賞、具有工匠精神的?
DL:華為是一家有工匠精神的企業。這兩年華為做手機不斷進步,而且從CPU到外觀設計都有進步。我蠻欣賞和敬佩這家企業。當然,諾基亞也是一家有工匠精神的企業,但問題是在智能手機面前它沒法快速變更,踩入了功能機的泥坑。諾基亞被創新干掉了,不是被對手干掉,而是被一個潮流的浪潮淹沒了。
EW:最近兩個季度網易業績增速非常快,達到50%,2012、2013年增速比較慢,為什么會出現不均勻分布的狀況?
DL:因為我們每一個產品質量都非常高,時間周期比人家長。你今天看到的2015年出的游戲,往往是我們2013年就開始立項去做了,平均做兩年以上。現在每個人都想快,但《阿凡達》拍了10年,一點也不快,你說是老美腦子不好使嗎?
兩到四年開發一個游戲的是老手,不是新手。學徒至少要培養三年。往前推,2007、2008年進入網易的人,2011年才有機會做項目。今天成功的制作人員,都不是小伙子,都是30歲以上,真正在網易做了7年以上的人才可以做。
EW:現在創業非常熱,可能你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會去創業,你怎么來挽留?市場一直議論,網易出去的人成功概率比較高。
DL:這是激勵機制問題。2012年我們游戲部門有一些人出去。但是離開了大海滴水就會干涸。做游戲,我們前進速度比出去的人更快,行業增長速度也比他們增長的速度快。我們想過這個問題。
另外信息部門的人也去創業。我們整個公司文化比較開放,鼓勵創新。網易出去的李學凌做的YY很好,挺有創新,雖然李學凌走的時候從網易帶走了一些人。
EW:為什么一些離開的人對你的評價會有很大分歧?
DL:很多人并沒有真正接觸過我。很多出去的員工,你問他到底見過老板多少次,吃過飯沒有,有幾次認真聊天?我告訴你,都是道聽途說。員工罵老板很正常,做老板沒有胸懷怎么做老板,我懶得跟他們辯論。我們有時也會反思員工在公司里留不住的原因,作為老板要不停改進公司的創新機制、利益分配機制。
網易會補上連接這一課
EW:為什么網易的社交沒有做起來?
DL:換個角度,我們的社交做得非常好。《夢幻西游》、《魔獸世界》游戲就是虛擬社交軟件,很多人付錢來社交。通訊和社交不同,社交的目的是把人的感情從零變到一,從一變到一百,逐步增加。一個人和他母親之間的感情已經很好,更多的是通訊需要。
EW:網易做游戲內容是強項,為什么沒有像盛大那樣提出走迪士尼路線?
DL:知易行難。盛大很多戰略是好的,規劃是對的,做手表也沒有錯,做閱讀器也沒有錯,做迪士尼也沒有錯,做起點中文網也沒有錯,什么都對,但時間不對。在市場不成熟的時間做了一個閱讀器,太早了一點,對產品的質量也不夠重視。陳天橋的方向很對,騰訊現在就在走陳天橋那條路,但在這個時間點是OK的。
迪士尼有多少年了?積累多少年、交了多少學費走到今天!今天迪士尼是成功的,但迪士尼10年前有非常悲劇的時候,想進游戲卻進不去。現在,迪士尼收購了喬布斯的皮克斯,自己還有很多電影,IP非常多。
中國可做的IP非常豐富,要做成卻很難。《夢幻西游》動畫片,我們花了5年時間決策,到現在總共才拍了兩季26集。5年前我們就去做這件事情,還只是一個衍生的IP,是我們獨立IP的衍生IP,到今天為止,沒辦法做第二、第三個IP,這很可憐。
日本有《海賊王》、《圣斗士》,英國有哈利?波特,美國就不用說了。中國呢,知易行難,整個基礎不全的時候,要搭這么大個舞臺特難。
中國很多人都有山寨精神,沒有誠信意識,山寨快、安全,抄人家的東西最安全。我們的臺面上都是這些人的話,對整個社會年輕人的價值觀有負作用。
EW:我不知道你一直就是這種態度呢,還是最近幾年越發變得憤世嫉俗?
DL:對社會保持自己獨立的觀點和看法不是一件壞事,難道我們內心的價值觀就只有錢錢錢嗎?
EW:長遠來看,你想把網易變成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DL:我們首先會專注互聯網,盡我們所能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有品質的生活和服務。電商提供商品消費;音樂、有道詞典、云筆記,提供信息服務。信息消費和商品消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