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日利亞國內電力供應狀況糟糕的局面一直沒有改變,這讓尼日利亞的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產業萎靡不振,其他制造業的發展也受牽連。由于高昂的能源成本,尼日利亞國產輪胎比進口輪胎還更貴。
雨果網從尼日利亞《先鋒報》10月28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尼日利亞聚合物研究所主席Imanah接受采訪時唉聲嘆氣道,由于尼日利亞供電狀況糟糕,高分子材料的生產成本異常昂貴,嚴重限制其他制造業的發展。
尼日利亞的電力供應一直不穩定,經常出現斷供狀態。大部分產業依賴發電機組供應生產所需的能源,這讓生產成本上升,從而出現進口原料的問題,比如汽車輪胎,尼日利亞國土面積可不小,市場對汽車很有需求,可是尼日利亞所有的汽車輪胎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并沒有輪胎制造業。
尼日利亞政府對進口輪胎征收10%的關稅,對生產輪胎所需的原料則征收5%的關稅。如果在尼日利亞生產輪胎,除了進口原料成本之外,加上制造輪胎的能源成本 ,國產輪胎比進口輪胎還更貴,在這一情況下,尼日利亞國內企業肯定會選擇直接從國外進口輪胎而不是進口原料來生產輪胎。
尼日利亞政府如果想要促進國內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應該對進口原料實行零關稅政策,同時保證其國內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同時應對進口輪胎征收不低于20%的關稅稅率,只有這樣尼日利亞國內的輪胎制造業才有可能發展起來。
穩定的能源供應對工業生產至關重要,尼日利亞企業若要實現高效的大規模生產,僅僅依賴發電機組供應生產所需的能源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解決能源供應和原材料問題,尼日利亞蕭條的工業才能恢復正常生產。對比一下印度,尼日利亞的原料產業非常貧瘠。印度有50萬種塑膠相關的產業,尼日利亞500種不到。(編譯/雨果網 林權升)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