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最后幾天了,我也輸出了不少內容,整理了不少跨境資訊。我將600條“跨境每日說”共計3w余字匯總起來,做了一個詞頻統計。
圖片來源:跨境每日說
記錄時間雖不長,但不妨當作樣本用來窺視“一年”的跨境事物。那么,過去一年,都有哪些事物高頻出鏡呢?
抽取詞頻靠前 150 的“關鍵詞”,制作成詞云圖如下(字體大的詞出鏡率高):
圖片來源:跨境每日說
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跨境電商:
主角是亞馬遜、Shopee、eBay、Shopify等這些大平臺,第二梯隊的是TikTok、沃爾瑪、速賣通、lazada、Wish、Esty;
主調是:增長、品牌、融資。
請讀者注意,這里只是基于一個很小的自媒體視角做的統計分析,并不能準確反應客觀真實。
因為樣本數量有限,一些龐然大物可能并未列入統計中——但無論如何,在列的各位,通過“成功的搞事情”,卻是真真實實的而脫穎而出了(否則一個微小視角也捕捉不到它們)!
進一步聚焦2021年跨境電商高頻事物:
圖片來源:跨境每日說
除了一些大型平臺,我們還可以看到,直播、社交(電商)、疫情是緊密交織在(跨境)電商中的話題。這些何不是 2021年的特別主題呢!
盡管2021年4月-5月,亞馬遜的“封號”事件著實撒潑了一把,但這或許只是一些“強”邏輯運行下的表象。我們從更大的“框架”來回顧一下 2021 年。
我們看到黑天鵝還在頭頂上空盤旋,我們看到了大國博弈,還看到機遇之箭的方向。
全世界還籠罩在這只巨大的黑天鵝的翅膀下,由此而下,已然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盡管RECP的簽署是在 2020年11月,但 2021 是正式執行前緊密籌備的一年,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這將意味著一個新20年經濟周期的開始。
2021年11月2日,格拉斯哥氣候峰會上,二十國集團國家(G20)及全球領導人作出減少碳排放的承諾并簽署歷史性的協議。
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的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中國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
疫情打斷了供應鏈的連續性,給本身為供應鏈而生的航運,埋下了巨大變數。
10月21日G20峰會,136國就全球15%最低企業稅達成協議,預計2023年開始實施。最低稅率可為全球帶來約1500億美元的額外稅收,并讓全球大約100間規模最大及利潤最高的跨國企業,將超過1250億美元利潤,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地。用系統化視角看待這些巨大的結構性變動。這些頂層“設計”,與我們普羅大眾看似無關,但經過層層滲透,假以時日,將最后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
后疫情時代,各國經濟的恢復將成為中國出口增長的可持續動能之一。
專家:全球物流供應網絡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恢復。
美國將投資170億擴建港口,為緩解港口擁堵。
2022年電商世界預測,亞馬遜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菲律賓Shopee11月銷售額首次攀至東南亞五國之首。
2021 年底,亞馬遜廣告的 CPC 達到 1.33 美元。比年初上漲 43%。
2020年ACoS為22%。2021年上升至30%以上。平均轉化率相對穩定在12%-13%。2020年的平均銷售成本為6-7美元,2021年升至9-10美元。
阿里巴巴制定目標,將 Lazada 平臺的商品交易總額提高到1000億美元,達到此前的五倍。
Cloudflare:2021年TikTok超越谷歌,全球流量Top1,亞馬遜位居第6。
eMarketer:過去2年美國電商銷售額增長了32.4%。未來兩年,美國亞馬遜仍是其市場最大收益者。
保訂單、穩預期,國常會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發展。
「讓我們繼續攜手前行,提前祝大家2022年新年快樂,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
——小明哥
(以上一段話是由
隨機程序抓取
送給大家的,《跨境周刊》自己也不知道下一盒"巧克力"是什么味道……我們明年見!)
(來源:小明哥聊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