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賣家開發新品難,難在3個關鍵點:
?? 需求看不準
? 開發周期長
?? 推廣成本高/難轉化
但也有賣家打破傳統,在日前舉行的“亞馬遜創新領袖論壇”上,作為中小賣家中杰出創新代表的Newtral分享了如何運用AI賦能產品創新的實踐經驗——從3個月縮短到3周開發出一款新品,背后的秘訣就是:數據驅動 + AI提效 + 內容營銷閉環。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如何打通三關出爆品吧!
以往賣家通過調研和分析,挖掘出的更多是已被滿足或正值風口的需求,在此之上,賣家們比拼的是“誰響應更快”、“誰成本更低”。然而,單純的“跟風”無法長久地賺錢,只會讓中小賣家陷入價格戰的泥潭。
Newtral 創始人Stan
消費增長的第一動力是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很多需求其實已經是紅海,很多大賣已經進去了,再進去可能頭破血流。因此,尤其中小企業要看沒被滿足的需求。而未被滿足的需求有兩種:
? 消費者想要但市場尚未提供的
? 現有產品未能很好解決的痛點
如何挖掘未被滿足的需求?
亞馬遜賣家可通過免費的官方工具——商機探測器脈準未來潛力趨勢。
4步挖掘潛力趨勢
?? 路徑:賣家平臺 > 增長 > 商機探測器
第一步:需求潛力評估
在商機探測器上中輸入目標類目,快速了解其市場容量、增長情況、平均銷量、季節性走向,理清目標類目的市場現狀。
第二步:競爭格局掃描
目標品類市場對新品的友好程度有多少?同品類市場內生存空間如何?摸清競爭情況,找到進入切口。
第三步:用戶痛點挖掘
通過「買家評論見解」和「搜索詞」板塊,挖掘未被滿足的需求。
第四步:價格策略制定
框定細分市場價格帶分布:多種定價參考,洞悉消費走勢,精準制定產品生命周期內的定價策略。
* 以上相關信息及建議僅供參考。亞馬遜不保證數據或計算的準確性,也不保證公司遵循選品法所產生的任何特定結果。
除此之外,在AI時代下,中小賣家也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數據庫,通過AI技術提速數據整理、分析及精準洞察輸出,交叉驗證,加碼真正的需求痛點。
設計環節往往是產品開發中最大的“效率瓶頸”。對中小賣家而言,設計反復修改、打樣反工,會消耗大量成本。此時,AI設計工具就成了不少中小賣家“彎道超車”的利器。讓中小團隊能用1/10的成本獲得頂尖設計公司的產出能力。
但AI就像一個新員工,需要培訓和適應期,才能幫助賣家快速生成高質量的設計方案。
通過AI設計工具,Newtral團隊將原本至少需要三個月的外觀定型設計,縮短至3周完成。
Newtral 創始人Stan
以前50張效果圖需要幾個人忙幾個月,現在AI一、兩天就能完成100張。
如今,只需將關鍵功能需求輸入AI工具,通過一些前期的補充完善,當AI熟悉了你的需求后,就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生成數十上百種設計方案,可以通過大量AI生成的效果圖展示,進入到所有員工的投票環節,縮短了決策流程,加快了上市的時間。
AI不是替代設計師,而是解放創造力,讓設計師從“畫圖工”變回真正的“問題解決者”。但要實現這一點,AI 設計工具的使用者需要在前期投入時間和精力與 AI 進行磨合,對 AI 進行“培養”,使其更好地理解團隊的需求和風格。
對中小賣家來說,一味增加推廣成本并不是新品推廣的唯一解法。Newtral通過“內容渠道+眾籌測試+亞馬遜”的多渠道聯動式打新方案,不僅能有效降低營銷成本,還能顯著提升產品的曝光度和銷售轉化率,實現從流量獲取到銷售轉化的高效閉環。
?? 這一站內外聯動的優勢在于
?? 素材復用最大化:將爆款圖文/視頻直接同步至亞馬遜Listing和廣告,減少重復制作成本。
?? 數據驅動決策:根據眾籌轉化率定首單量;按視頻完播率分配廣告預算。
?? 網紅分層合作:前期與小眾網紅測試素材效果,后期批量復制已驗證的合作模式,降低邊際成本。
?? 此外,也需要注意避免
? 盲目追求流量:低轉化的大流量視頻無意義,需聚焦“精準興趣人群”。
? 忽視渠道特性:比如內容需短、新、奇,亞馬遜需突出功能參數和評價,素材需針對性調整而非直接搬運。
通過以上打新推廣策略,新品推廣不再是單點突破,而是形成“內容測試→需求驗證→流量收割”的高效閉環,實現站內外資源的無縫銜接,最終降低市場風險,提升爆款成功率。
不是大公司打敗小賣家,而是高效企業淘汰低效者。
在AI時代,中小賣家不再需要被高昂的成本和漫長的開發周期所束縛。通過精準的需求洞察、高效的設計迭代和多渠道的聯動推廣,中小賣家可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打造出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爆款產品。希望各位中小賣家抓住時代紅利,讓下一個爆款從你的手中誕生!
* 本文內的建議僅供參考,不作為官方建議。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亞馬遜全球開店 微信公眾號:AmazonGS)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