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針對中國的總統備忘錄,美國將對約6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特朗普還指示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在60天內對中國企業提出新的投資限制,以保障美國技術專利。
特朗普稱這些做法將會使美國更加富有。但事實并非如此,特朗普的決定一出股市大挫,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724點,跌幅近3%,為6周以來最大跌幅,日經225指數顯示跌幅超過2%。
3月21日,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在其首次新聞發布會上說,“一些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會議參與者在與一些商業領導的談話中,感受到了他們對貿易政策的關注和擔憂。”
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周四(3月22日)警告稱,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3月23日,中國商務部更是針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打出了反擊第一拳,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造成的利益損失。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分部前負責人、現紐約康奈爾大學教授的Eswar Prasad表示:“這是中國采取反擊的一個開始,表明美國征收關稅將引發中方采取報復行動。中國有能力對美國部分商品出口商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還可以通過其他公開和隱蔽的行動(如切斷供應鏈)對美國制造商造成損害。”
全球各國的領導人都警告稱,一場將對全球貿易產生長久嚴重影響的貿易戰正在醞釀中。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美中關系專家Robert Manning表示,“中國一開始會試圖通過談判解決問題,”Manning說,“但我擔心,一旦事情加劇,中方會采取‘核選項’——出售持有的兩千億美元美國國債,這將重擊市場并提高美國的利率。”
美國商務部長Wilbur Ross認為,在貿易問題上的強硬態度將迎來對手的讓步,而不會使沖突升級。Ross說:“我認為,最終這些問題會通過談判途徑解決,而不是斗爭。”
造成的嚴重后果
從美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美國征收關稅并不是一個好消息。美國消費者使用的大量物品(如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Guess牛仔褲、耐克鞋等)來自中國的公司和工廠,每年進口到美國的中國商品達4500億美元。廣泛的增稅成本將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包括沃爾瑪、亞馬遜等公司在內的商業團體曾致信特朗普,警告說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物價上漲,對股價產生影響。
這對于收入大量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也不是一個好消息,如下圖是一些中國企業收入來自美國的占比:
另外以下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最有可能會在貿易戰中受到限制:
穆迪分析師Marie Diron和Michael Taylor指出,鑒于國際供應鏈的復雜性,關稅的影響可能遠超中國制造商和美國消費者所感受到的。亞洲其他地區的產品也將受到沖擊,因為一些亞洲地區銷往美國的產品會經過中國。
上海咨詢公司80/20sourcing的創始人Gary Huang表示,美國的小公司更可能會受到限制性貿易行動的沖擊,另外像亞馬遜這樣的大半產品都進口自中國的企業可能受到嚴重打擊。2018年圣誕節商品可能會比以往貴許多。
據彭博社估計,到2020年,全球貿易沖突可能會使全球損失4700億美元。
(編譯/雨果網 吳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