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活著對部分人來說是一種奢望,即便如此,眾人仍拼盡全力地“活著”。在病毒面前,大家目標一致,不分男女、不分你我共同抗擊。在工作和生活當中,也有這么一些人不將性別當做優劣,只為堅守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而努力地打拼著。
她既是一家企業管理者又是一位妻子和母親,她就是本期的主人公——深圳羅馬仕(ROMOSS)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馬仕”)海外業務負責人白潔。
(羅馬仕海外業務負責人白潔)
工作中的“女強人”
(1)、女性或許要更拼才能獲得認可
2012年,白潔通過亞馬遜才真正了解和接觸到跨境電商。在此之前,她待過LED工廠,做過采購和物流,也聽說過eBay。“當時的跨境電商只是被稱為‘電商’”她說。
2014年,亞馬遜全球開店對中國賣家開放,白潔所在公司開始注冊賬號,利用深圳3C產業帶的供應鏈優勢,涉足海外市場領域。
2017年,白潔進入羅馬仕,結合自身以往做產品開發和采購供應鏈的經驗,開始帶領整個跨境團隊,以亞馬遜為主,陸續覆蓋eBay、速賣通、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全面開花。
……
從業至今,在白潔看來,無論是初入職場還是后期轉型,或是運氣加持,整個職業生涯較為順利,也不曾遇到過性別差異對待的事情。相反的是,從跨境電商行業來講,女性從業者反而會比男性從業者更有優勢。“從精力來講女性可能會稍弱些,但是在細節方面,小到產品、物流、數據,大到未來規劃、長期投入,女性會做得更加細致、甚至更拼。”
她回憶起初入職場時,公司有兩位高管,一位男性、一位女性,能明顯感覺到女領導比男領導更拼。“我們那時候需要找供應商做很多DIY的產品,假設是電子產品,男性領導可能會直奔華強北,而女領導則會帶著我們到廣州、惠州一些很偏僻的村子里找到真正的作坊來做DIY的產品。甚至為了讓供應商信任且與我們合作,她可以住在村子里跟當地人去溝通。還有一次,為了跟一個供應商合作,她跑到停車場堵工廠老板的車談合作……”
這些細節讓她感受很深的一點是,除去生理差異,女性跟男性在執行力上沒有太大差別,甚至女性還要更拼才能獲得認可。因此,在工作中,她一直認為女性只要很認真去工作和付出,并不會比男性差。
(2)、對待員工不偏不倚,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
過往的經歷,讓她在對待員工時也能不偏不倚,具體到在與員工的相處以及管理過程中,白潔對待男女員工大致方向上也不會有太大區別。
在她觀察來看,由于公司員工大多為90后,甚至00后,男性的思維會比較跳脫,不那么注重規則,只要事情能完成并不在意中間過程怎么去實施;相反女性會謹慎一點,她們會反復確認是否可行,更愿意跟領導溝通。
與一般的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白潔的辦公位置與員工都是同一片區域,并沒有設立專屬的一間辦公室,處于一個單獨的環境里,甚至員工對她的稱呼也是以“姐姐”代替“X總”。如此一來,一方面跟員工之間的溝通更近,不會有距離感;另一方面她也能熟知員工跟客戶的溝通細節,但也不輕易過問,偶爾指正。
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員工,如90后到了而立之年,她會將自己如何走到現在的經歷作為案例分享給他們,幫助他們在迷茫時找到一個反向。針對00后的員工,她更多的是幫助他們糾正工作中不足之處,但會更看重他們的跳脫思維,相互學習。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是她在工作中永葆年輕的秘訣,看書則成為她平日里的精神慰藉。“在公司里,我們每個月也會舉辦讀書會,公司也會推薦與工作和管理相關的書籍。不管進入哪個行業都要不斷學習”她建議,如果是初入跨境電商或者進入行業幾年的賣家,想要提升自己可以看數據化運營相關書籍,因為跨境電商最終還是在做數據分析;如果是想開拓視野或者從精神上提升自己,可以閱讀稻盛和夫的《活法》。
生活中的“小女人”
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需要溝通,更需要智慧。
傳統思想“女子無才便是德”,世俗觀念“男主外、女主內”放到白潔的家庭當中均不適用。曾經有篇文章描述,一戶人家里,丈夫是一名人類學碩士,妻子是一名企業高管,丈夫為了照顧小孩與家庭,辭職在家當全職主夫,擔任起照顧小孩打掃家務買菜做飯等所有事物。這一個案例跟白潔的家庭生活略有相似。
白潔略帶愧疚的口吻說道,“由于我平時工作較忙,早出晚歸,工作安排緊湊。我老公為家庭付出比較大,基本上有60%的時間在照顧家里人,比如送小孩上學、陪他們做作業、家務等。我更多的只是晚上8點回家之后,給他們講講故事。所以在教育和陪伴小孩方面,我挺愧疚。但同時,也非常感謝我老公對我工作上的支持。如果沒有他,我沒有辦法走得這么遠。”
在她看來,古今中外“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觀念,也無須去打破。但是眼下已到2021年,亦不用過度在意世俗的眼光。家庭可以按照能力進行分工,而不是固定思維,男性就應當在外打拼,女性在家相夫教子。不管如何分工,兩者均是為同一個家付出和拼搏。
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白潔分得很清楚。“在工作中你可以說我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但是回到家里我就是孩子的媽媽,丈夫的妻子這么一個角色,回到家我也是一個小女人。”白潔說道。
在她眼中,分工倒不是一項難題,而是如何做到不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里。即使她分得很清楚生活和工作,但偶爾還是會有些情緒夾雜著。如何跟另一半溝通,如何相互消化情緒,需要經驗,更需要智慧。
白潔分享了她的秘訣——關鍵在于溝通。
“我前陣子在看一本書《非暴力溝通》。尊重、坦誠、訴求、改變是圍繞著溝通的四個基本點。不管你在外面是總經理還是老總,回到家就是孩子的父親和母親,一定要記好自己的身份。”
對于20歲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賺多少年薪意味著是否成功。但是對于當下的白潔而言,成功與否并不在于賺了多少錢、擁有多少資產。而是工作上得心應手、回到家中有丈夫支持、兩個小孩圍繞在旁。這才是幸福的人生。
職場中的“女性”
職場中的“女性”不應被貼標簽,百花齊放會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在不同職場里面煥發光彩,女性企業家代表層出不窮。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并不是女性工作能力不行,而是在過往限定的時代里面,女性沒有機會去散發自己的光彩。反之,時代在進步,女性在職場上的機會和選擇更多,有機會發光發熱。
在白潔看來,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管是上世紀還是父母那一代的女性,亦或是當下年輕一代的女性,不變的是內心的柔軟,變化的是女性更加獨立自主、更自信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相信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企業家或者成功的女性出現。
可當女性在職場上越發熾熱,外界加在她們身上的標簽似乎越來越多。“女權”、“剩女”、“白富美”……一個個標簽像個鐐銬捆綁著她們。如近期《脫口秀反跨年》的節目上,楊笠的表演再次掀起大眾對“女權”話題的探討。
事后人物對她的專訪中,她說道,“一件事兒就是一件事兒,一個人就是一個人,人和人的關系,不要帶著標簽去看。”
這句話在職場中同樣適用。白潔指出,“早幾年在招聘會上還能看到女/男性優先等字眼,還有一些停車場專門設置了女性專用停車位,或許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人們潛意識里面還是會存在女性不如男性的想法,這些都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消磨掉。”
如何讓女性在職場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白潔認為,首先,女性自己不要過度在意自身的性別優劣,保持平常心,拿出最好的狀態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例如在歐美國家,一些外國女性并沒有將自己的性別標簽看得特別重,她們可以同男性一樣去開拓市場、開拓客戶,且并也不認為是女性就該享有哪些優勢或者需要男性讓著、包容;其次,女性在工作中也有很多男性做不到的優勢,取長補短,發揮自己的長處和能量;最后,不必過度理會社會上的標簽,也不必去較真。越是較真,反而越會讓人覺得女性不如男性,做好自己已是為女性做的一份努力。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系:herry.he@cifnews.com
(來源: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