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個人和企業如果要使用國家電網供給的電力,那得繳納高額的稅金。為了降低用電成本,個人和企業紛紛搞了“自主發電”,個人一般會選擇在自家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而企業一般選擇用天然氣發電?!白灾靼l電”現象的興起,或將催生德國市場對太陽能組件、發電機組的旺盛需求。
雨果網從法新社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德國人邁耶在德國南部城市弗里堡經營了一家酒店。該酒店的電力供應主要源于內部的發電設施,邁耶列舉了自主發電的三個理由:省錢、能源高效利用、防止氣候變暖。
如今越來越多的德國小企業和機構開始自己發電,包括房屋所有者、學校、醫院、工廠等。在這一趨勢下,邁耶也選擇了自給自足的發電方式。在十年前,邁耶就在其四星級酒店里安裝了天然氣發電和供熱設施,大約花費了5萬歐元,但是邁耶稱:“投資所獲得的回報速度超出了我之前的預期。”
德國每年的電力消費量達600萬兆瓦,其中有50 twh源于自主發電,約占總額的8%。如今在德國,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和在工廠設立天然氣發電設施的現象漸成趨勢。
在工業領域,自主發電的比重約達20%,主要目標也無非是為了節省成本。在德國,家庭自主發電無需交稅,而如果從國家電網或者其他方式獲取電力,那么電費的三分之一要繳給公共財庫。在這一情況下,德國的電費位居歐洲之冠。
此外,DIY式的發電也無需繳納用于補貼“能源轉變計劃”的稅金。如今的德國正致力于擺脫對化學燃料、核能的依賴而轉向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在很早之前,自主發電在德國大公司之間非常流行,這些公司既重視能源自給也重視降低成本。
著名化工公司巴斯夫的負責人Kurt Bock稱:“如果我們自己在路德維希港所發的電要繳納稅收,那么該稅金將達到50萬歐元?!卑退狗蚬驹诘聡喜康墓S里設立了三家天然氣發電廠。德國戴姆勒汽車公司也投資了4000萬歐元,在其最大的工廠里建造了一座天然氣渦輪機發電設施。該投資有望將其能源產出提高44%。工廠經理Willi Reiss稱:“該發電廠可以降低我們對外部能源的依賴,增強我們的能源安全以及提高成本的可預測性?!?
德國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份額也逐漸增大,但是這些能源過于依賴天氣情況,因此產出比較不穩定。
從微觀的層面上看,如今許多德國家庭在自家的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板,這一現象在日照較為充足的南部尤為常見。在2011-2012年期間,德國家庭自主發電的比重翻了一番,雖然其僅占全國電力總消費量的0.5%。
雨果網了解到,自主發電可以改變德國電力生產過于集中的局面,有助于德國實現能源轉變的計劃。在2011年福島核危機之后,德國決定逐漸淘汰所有的核能發電設備。
對于傳統的發電公司來說,他們現在面臨著新的競爭。不過,當自主發電現象日益興起之際,這些發電公司獲得了一個新的機會:成為咨詢服務供應商。它們為自主發電者提供咨詢服務以及技術解決方案。(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