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Part 1
高退貨率標影響與應對
賣家都知道從5月中旬開始,退貨率高的產品都會有“高退貨率”標簽。這個標簽非常醒目:
原本低調的小黃條,如今直接變身“大紅警告”,高調出現在商品標題下方、價格上方的黃金位置
雖然近兩天有賣家透漏,可以通過設置“專享折扣”系統優先展示價格信息,而非警告標簽。這相當于用“優惠展示”覆蓋了“警示展示”。但是這非Prime用戶可能看不到標簽,但Prime用戶可能仍可見。我們應該去認真分析亞馬遜物流退貨報告,知曉影響退貨的具體原因,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退貨率標簽出現的問題。
Part 2
亞馬遜退貨報告分析流程
在庫存與銷售報告中找到亞馬遜物流退貨報告,現在近30天的數據(數據少可以拉長周期)下載完退貨報告后,退貨原因一般都是英文展示的,我們可以新建一個工作簿,做一個退貨原因的中英文對照,這樣做分析表看起來更加直觀一些:
我們切換到原始的亞馬遜物流退貨報告,在N列表頭命名:“原因”。N2列輸入=VLOOKUP(J2,退貨原因中英文對比!A:B,2,1),就可以在原始表中多了一個中文原因的列:我們主要用到的核心維度是:asin、quantity、reason、原因
我們用WPS建立數據透視表:數據-數據透視-新工作表。行標簽勾選“原因”,值項選擇:求和項quantity可以得到如下表單
只是通過不同退貨原因和對應的退貨數量分析還不夠透徹,我們還需要計算每項退貨原因的數量占比、找出影響退貨的核心原因。還需要用餅狀圖更加直觀的看到影響因素。
我們點擊透視表中的任意單元格,在上方的分析選項卡下找到“字段和項”-計算字段:
點擊后輸入字段,名稱命名為“占比”, 公式=quantity/退貨總數量數值
同時插入三維餅狀圖,就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不同退貨原因對應的退貨數量和占比,我們可以按照數量降序排列,加上通過餅狀圖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主要影響退貨的原因:
因為退貨報告是整個店鋪的,我們需要細化到某個ASIN的退貨情況,我們可以加入切片器:依然是點擊透視表透視部分任意單元格-分析-插入切片器-選擇“asin”,點擊確定按鈕:
然后,我們就可以任意勾選我們要分析的ASIN,我們選中尾號為“8k4”的ASIN ,可以看到退貨情況:
通過退貨原因分析表,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在8k4這個ASIN中主要退貨原因:不想要的商品/多余商品退貨量有338個,占比為37.77%。
Part 3
退貨具體原因分類與改進
我們需要對整體退貨的具體原因進一步研究,原始表單中的M列用戶評論是退貨的具體原因進一步闡釋:
首先,我們需要仔細閱讀這些評論,識別主要的退貨原因。禮物相關的問題還是很多,比如重復購買、收禮人不想要、派對取消等。
另外,物流延遲的問題也很突出,很多用戶提到到貨太晚,錯過了生日派對或其他場合。
還有一些關于產品描述不符的情況,比如尺寸太小、質量差,或者功能問題如燈光不工作。
接下來,我需要分類這些原因。
首先是禮物相關的退貨,這應該是最大的一類,包括重復禮物、收禮人已有、派對取消等。然后是物流和時間問題,比如到貨延遲。
第三類是產品描述不符,包括尺寸、質量、功能缺陷。第四類是主觀決策變更,比如用戶改變主意或誤購。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家庭變故或安全認證問題。
然后要確定每個分類的具體表現,比如禮物相關的具體表現有重復購買、收禮人不喜歡、派對取消等。
物流問題包括到貨晚于預期,錯過活動時間。產品描述不符包括尺寸比圖片小、質量差、功能故障等。主觀原因包括誤購、多買、改變主意等。
接下來需要分析每個問題的原因,比如禮物相關的可能是因為購買前沒有確認需求,缺乏心愿單功能。
物流問題可能是因為配送時間預估不準確,沒有加急選項。產品描述問題可能是詳情頁信息不清晰,沒有準確標注尺寸或質量。
主觀原因可能是下單流程缺乏確認機制,比如沒有提示購買數量或是否為禮物。
最后,根據這些分析提出改進建議,比如增加禮物心愿單功能,優化物流時效顯示,完善產品詳情頁的尺寸和質量信息。
需要確保表單結構清晰,每個部分對應明確,方便用戶理解和后續改進措施的實施。
當然這一步驟我們可以用AI比如豆包或者Deepseek幫我們實現:
以下是對退貨原因的詳細分類分析及表單展示,涵蓋高頻場景、具體問題及改進方向:
咱們來看看用戶退貨反饋里最常見的幾個退貨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情況,咱們一條一條說清楚:
第1個麻煩事兒:重復購買、已有同款。
重復購買主要是出現在“還在收到兩份相同禮物”、“家人也購同款”、“孩子不喜歡”怎么解決呢?文案五點描述和QA中加入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要跟會給孩子買禮物的親人和朋友溝通好大家買什么禮物,不要重復購買,同時問問孩子喜歡什么樣類型的禮物,按照還在喜好買。
第2個鬧心問題:快遞總遲到,耽誤事兒還麻煩用戶常抱怨“說好周日到,周二才收到”,不僅耽誤事兒,退貨時還要糾結運費。
一般情況喜愛客戶下單時會直接顯示大概送達時間”,文案中記得提醒購買客戶最好根據系統提示的時效再提前2-3天下單避免出亂子。
第3個坑:實物和圖片差距大,質量讓人失望不少人買玩具、家居用品時踩過坑:圖片上看著挺大,到手發現很??;材質塑料感強,甚至有發霉的味道。
在玩具圖片和視頻頁面、QA頁面反復強調并明確標注“適用年齡”和“具體尺寸”,比如“適合3-6
歲,20cm×15cm×5cm”。再開一個“買家秀”專區,給客戶看看其他用戶收到的真實樣子。
第4個糟心體驗:手滑買多了,孩子誤觸下單
總有用戶不小心點錯數量,比如一鍵下單時沒注意買了兩件;還有家長沒看住,孩子用手機亂點導致扣費。
這個賣家們操作空間不大,可能得那些賣家講師們可以給亞馬遜建議增加個“一鍵下單”加個“確認彈窗”,比如點擊下單時彈出“您確定購買2件嗎?”,避免手滑買錯。再建議如果購買的是兒童用品,收貨地址是學?;蛴變簣@時,系統會自動提醒“需要家長驗證”,輸入密碼或驗證碼才能完成支付,避免孩子誤操作。
Part 4
高效避免高退貨率的方向
以上只是一個退貨報告的案例。
實際上每個人的退貨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大致我們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1種,產品質量瑕疵或者是損壞問題。
這種問題造成的退貨是比較嚴重的??赡軐е峦破肥?。所以,我們在采購發貨的時候,一定要測試產品質量,檢查好產品及其配件沒有瑕疵和缺失問題。還有一些是產品沒有問題,但是采用了不恰當的包裝,致使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外箱損壞導致產品擠壓損壞,造成退貨。很多賣家都容易犯這種致命的錯誤。
第2種,尺寸不合適。
產品的尺寸等信息如實描述、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反復強調產品尺寸和適用的受眾群體,避免客戶誤會造成尺寸和預期不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司之前做過“指尖滑板”,由于圖片顯示尺寸過大,很多客戶當成是大滑板,導致了很多退貨,這是典型的“以為是西瓜結果是芝麻“的情況。
第3種,產品與描述不符/未達到客戶預期。
產品的外觀、功能等屬性如實描述、不要夸大造成與描述不符。最常見的就是功能不符、尺寸不符、花色不符等。
第4種,收到錯誤商品。
不同產品貼標要反復確認貼標準確,不要把不同顏色/尺寸貼混淆。這個新手賣家容易犯這個錯,還有些工廠不熟悉亞馬遜業務,貼標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能到現場檢查就到現場檢查好,不能到現場檢查就讓對方貼好后拍照確認,以防萬一。
Part 5
總結
通過以上系統化分析退貨報告、定位核心問題并實施針對性改進(如優化產品描述、完善物流提示、強化質量管控),可從根源降低退貨率,避免“高退貨率” 標簽對銷售的負面影響。
如果你有更好的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來源:跨境移花宮)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