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年,中國人移民最多的國家不是歐美中的任何一個國家,而是泰國!第二名也是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第三名才輪到美國,第四名則又回到了東南亞的印尼。
為什么東南亞如此吸引人?從跨境電商角度也能窺見一斑。菲律賓、越南、印尼三國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大關,相當于中國2011年的消費水平;泰國直逼8000美元,馬來西亞更是突破萬元門檻。最亮眼的新加坡以8.4萬美元的人均GDP,消費能力已可比肩瑞士、挪威等發達國家。這串階梯式增長的數據背后,正藏著整個區域消費升級的黃金窗口期。
這里有著全世界最高比例的年輕人,他們在吃方面的要求不高,但在休閑娛樂方面卻非常舍得花錢。東南亞,已經早已不是國人印象中那個貧窮落后的地區了,越來越多中國商家出海把東南亞作為了重點市場。
而在這片熱土上,Shopee無疑是電商圈的老大哥。如果說做美國市場,亞馬遜是繞不開的平臺;那做東南亞市場,Shopee則讓一眾商家趨之若鶩。芒果醬就見過信誓旦旦不做亞馬遜,一心只撲在Shopee上的賣家,雖然亞馬遜店鋪也出單,但該賣家表示,如果分散精力到亞馬遜上,那Shopee必然做不好,因而死磕Shopee,最終也拿到了不錯的業績結果。
Shopee母公司Sea近日發布了2025年一季度財報,Shopee美股早盤也應聲上漲5%。
從財報上可以明顯看出Shopee電商業務已經成為其頂梁柱,Sea在一季度總毛利高達22億美元,要知道這一數據在去年是凈虧損2300萬美元。Sea的扭虧為盈,Shopee功不可沒。Se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Forrest Li表示:“Shopee第一季度的商品交易總額和總訂單量都創下歷史新高。”一季度,Shopee商品交易總額為286億美元,總訂單量達到了31億單。這一數據放在東南亞,哪個平臺可以跟它硬剛?
今年以來,美國市場的動蕩讓不少賣家開始關注起了東南亞。一部分商家看到Shopee的售價就被勸退了,覺得利潤太低了,一部分商家則開始研究起了玩法。很多商家剛接觸Shopee的時候都會問:“現在開始做Shopee是不是太晚了?還能賺到錢嗎?”
其實任何一個成熟的平臺,都有機會留給新進入的商家,只是起店的方式跟幾年前有所差異。幾年前,Shopee上盲鋪貨品就能大量出單,我的意思不是現在盲鋪不出單,只是沒有以往效果那么好。
Shopee平臺也開始管控商家重復鋪品行為,輕則刪除重復商品,重則限制上架權限,暫停店鋪運營。因此,如今進場的商家在上品環節一定要借助ERP的多樣化功能,優化商品素材。例如借助芒果店長的AI作圖功能,對商品圖片進行二創。
通過換類目的方式,就可以把同一個商品鋪到多店鋪里,借此獲取更多自然流量。方法也簡單:第一步,借助【AI圖片處理】對商品圖片中的使用場景進行修改;第二步,點芒果店長【批量改類目】,高效實現一盤貨獲取多類目流量目的。
這些Shopee的運營小妙招,只是冰山一角。其實無論你是手握好貨卻不知如何出海的工廠老板,還是想開拓新市場的跨境電商探索者,又或是在內貿紅海中急需轉型的破局者,都能在Shopee上找到自己的商機,重點還是要摸清平臺的賺錢玩法。
(來源:Jennifer玩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