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強制捆綁物流導致隱形加價
現象:許多租賃服務商或平臺合作方會要求賣家使用其指定的物流方案,實際形成“捆綁銷售”。比如要求將商品先發往指定海外倉,再由第三方快遞送至買家,或者必須使用平臺集成物流線路。這些“打包”服務往往附帶多項費用,比如倉儲費、貼標費、派送費等,增加賣家成本。
風險:由于物流環節被“綁定”,賣家難以靈活選擇更經濟的方案,可能支付高于市價的運費或服務費,造成成本隱形上漲。例如,Ozon平臺對包裹貼單加收固定費用(貼單費1.5盧布),還有退貨等額外損耗費(一般約3%)。若物流合作商另行加收小額附加費,利潤立即被侵蝕。一旦旺季促銷,卻還被固定高成本制約,更難獲得理想收入。
應對: 賣家需嚴格審核物流成本。入駐前詢問清楚所有費用明細,不要默認服務商報價。比較不同物流渠道(如Ozon官方FBS、第三方快遞等)的費率和時效,合理規劃發貨方式,必要時選擇“自發貨”模式或改變供應鏈布局。與捆綁方談判時爭取減免不必要的附加費或尋找替代方案。簡言之,不要讓“捆綁”成為利潤黑洞,對每筆物流費用都做到心中有數并及時調整定價。
建議:詳細了解Ozon官方物流模式和收費規則,將物流成本納入產品定價計算;與服務商合同中明確費用項目,避免被隱藏小費吞噬利潤。
2. 一個ID注冊多店鋪帶來的稅務和額度限制
現象: 部分賣家為拓展產品線或規避平臺規則,打算使用同一主體(同一俄羅斯營業執照或個體身份)注冊多個Ozon店鋪。
實際上,Ozon官方也曾宣布一個執照可開多家店(如2023年即通知最多可開10家店鋪),看似靈活。
風險:然而在俄羅斯當地法律與稅務制度下,一人多店并非毫無限制。首先,稅務報表需要合并所有店鋪收入,一旦總營收超過簡易稅制(УСН)或專利制(ПСН)的收入上限,賣家須轉為一般稅制(繳納增值稅等),稅負驟增。
此外,個人主體持有的營業執照或專利數量也有法定限制,違規使用同一營業證注冊超額店鋪可能被認定為違法經營。
更重要的是,如果店鋪之間存在關聯銷售或財務往來,還可能被平臺認定關聯操作,遭到處罰甚至關閉。
應對:建議嚴格遵守當地稅務法規:合理規劃店鋪結構,不要無限制堆積至多家。若業務增長需要額外店鋪,可考慮注冊新的獨立主體(或在同一個集團下建立子公司)并分別申報納稅,以規避單一主體額度上限。同時,對照Ozon規則確保各店鋪運營相對獨立,避免過度重復或相互促進的“關聯賣”行為。總之,一人多店雖可行,但務必合規審慎運營。
租賃Ozon本土店鋪可以加速打開俄羅斯市場,但潛藏成本和風險不容忽視。賣家應該依法經營,并結合Ozon平臺的規則和工具,有預見地做好規劃。或者合規合法的去開設本土店,例如VIOMALL為客戶做的那樣,完整開店,開公司,記賬報稅,開設企業公戶等。只有洞察這些潛在問題并提前應對,才能真正把“本土化”優勢轉化為穩健收益。
(來源:汽配跨境掃地僧)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